2017主流筆記本選購向導
作者:佚名 來源:本站 時間:2020-01-19 點擊:150次
以今天技術更迭的速度,一個標準運行五年就要重新審視,比如就選購筆記本電腦來說,今天需要考量的細節、標準一定是和五年前不一樣的,然而從專業媒體的視角來看,如今網絡中的方法論還是五年前那一套,因此我們今天就來討論下那些早該被推翻的傳統!
2非主流的14吋
主流——百度百科的示意為事物發展的主要或本質方面,用一句大白話解釋就是你選、我選、大家都會選,如果將主流和筆記本電腦尺寸結合在一起,你會給我什么樣的答案?相信絕大多數人都會毫不猶豫的拋出“14(英寸)”這個數字。
其實驗證主流和非主流最好的證據就是銷量,畢竟多數人肯為你掏腰包才是你選、我選、大家選的本質體現。檢驗的方法也很簡單,第一步:你在京東商城的搜索框中輸入“筆記本電腦”;第二步:你按銷量從高到低排序;第三步:觀察;

京東商城筆記本電腦全品類銷量排行榜中沒有一款是所謂主流14吋的產品
一些網友會有疑問,為什么以京東商城做為樣本?答案就倆字——主流,當然在這里就不對京東與主流標簽這件事做深入探討了,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在知乎搜搜答案。言歸正傳,你通過觀察會發現,在京東商城筆記本電腦銷量排行榜的前十名中沒有一款是14英寸的產品,而在銷量排行榜前二十名中,也僅僅有一款14英寸的產品。

另一大電商平臺天貓也依然在熱銷榜上找不到14吋機型的身影
結果已經給了所謂的主流一記深深的悶棍,其實就算是那臺Only One的14英寸產品,也僅僅在13英寸的機身里加入了14英寸的屏幕而已。如果以銷量的標準來衡量的話,15.6英寸才應該算是主流尺寸,而如此懸殊的結果讓14英寸儼然是雞肋般存在。
為什么僅僅過了五年,14英寸產品就從主流變成了非主流?這主要原因在于技術的發展大大降低了大尺寸高性能筆記本的價格,其實在五年前整個PC市場大尺寸筆記本還是異類,高昂的價格讓其始終與大眾保持著距離,但14英寸的產品沒有鮮明的特點早已經為今天被貼上非主流標簽埋下了伏筆。

14吋已經不再是這個市場的主流(圖片來源:taopic)
中庸應該是對14英寸產品最好的描述,便攜性一般、性能一般,用戶很難在14英寸的產品上獲得滿足感。之所以造成14英寸產品的窘境在于其高不成低不就的特質,無論怎么便攜、輕薄,都不可能比13英寸、12英寸的產品來的更出色;而關于性能,游戲型產品又是高高早上,不得不說這種做漢堡的感覺的確不好受。
所以從選購層面來說,想便攜、想輕薄就選13英寸以下的產品,需要高性能就是15英寸以上的游戲本,14英寸機身的本本說真的咱就Pass吧!
當然,很多朋友可能會問未來14英寸還有機會嗎?其實在筆者看來隨著大眾對于屏幕審美的愈發苛刻,無邊框必將是筆記本電腦發展的未來,當14英寸的機身可以植入15英寸以上的屏幕面板,或許才能到這個曾經的傳統主流翻身的日子。
31+1小于2
如果你回顧十多年前的行業,再看今天的現狀的話,你會發現用戶對產品的興趣要遠遠大于對技術的探究,因此過去這五年整個PC生態從上游到下游都非常熱衷于營造新形態,這其中的典型就要數擁有筆記本和平板雙重屬性的2合1概念。
2合1概念的營銷理念就在于你花一份錢可以買到兩種體驗的產品,從心理學的角度考量就是讓用戶認為自己占了便宜,那么真實情況果真如此嗎?實際上,從輿論的角度近些年來對于2合1概念可謂是贊譽有佳,但客觀來說這背后的數據可并不漂亮。
評判一個概念是否真的被市場、被消費者接受,關注度和銷量是最好的印證,對于銷量的考證我們依然選取京東商城平臺,你會發現只能在犄角旮旯發現一款2合1設備;而對于關注度,根據ZDC互聯網調研中心2016年電腦市場調研報告中有關輕薄筆記本的部分顯示,在各個價位段中受到用戶關注的2合1設備也僅僅就是聯想的YOGA系列,那么為什么2合1陷入了看似叫好不叫座的窘境?

5000——6000元最受關注的十款輕薄本中僅有一款2合1設備

6000——8000元最受關注的十款輕薄本中沒有一款是2合1設備

8000元以上最受關注的十款輕薄本中有兩款是2合1設備
那我們就先看看2合1設備被贊揚的特質——輕薄、便攜、長續航、雙應用模式,根據2合1的細分形態,可以分為可插拔型和360度翻轉型,客觀來說2合1形態的產品在固定化場景下的辦公體驗并不好,大家可以看看公司里有誰的辦公用機是一款2合1設備。而鑒于2合1設備并不便宜的價格和相對較低的性能,就算從移動應用的角度考量,同樣的價格大多數人也會首先考慮全功能產品,畢竟在城市配套設施如此完善的今天,基本不會出現無法充電長時間裸奔的現象。

2合1引以為傲的多場景應用轉化率比較低 移動場景里那顯然還是智能手機的天下(圖片來源:taopic)
最關鍵的就是2合1引以為傲的多場景應用轉化率比較低,用一句通俗的話解釋就是2合1設備大眾實際上選取的還是其筆記本形態,除了設計師這樣的小眾的群體外,平板形態幾乎鮮有用武之地,因為從固定化場景遷移開的零散時間毫無疑問都是智能手機的天下,畢竟你會在地鐵上把鍵盤卸下來或者是屏幕翻轉過來攝取信息嗎?
所以說2合1設備只是以創新慰藉型的形態存在,有閑錢、已經有了一臺功能性PC的基礎上倒是可以考慮2合1,否則還是拿它當一個美好的夢吧!
45000元——游戲定位的尷尬
要說選購中權重最高的元素那還得是能夠拿出的鈔票,鈔票無限制那其實根本不用分析這分析那,什么定位、什么配置、什么形態、什么性價比,都一邊去,看好哪個就買哪個,大不了不合適那就再買一個嘛,比如我們的思聰老公那么愛玩游戲,他買電腦絕對不會關注這些元素。
不過這個世界上有思聰老公那么好命的應該不多,絕大多數還是像筆者這樣的窮苦人士,俗話說吃不窮穿不窮算計不到就受窮,所以要是買個筆記本那可謂是左算計右算計,不知從何時起大家似乎就被5000元洗了腦,因為筆者接收到的選購需求基本都是“給我推薦個性能好點的筆記本,最好在5000元左右”。

5000元你很難買到一款在配置上稱心如意的游戲本
大家形成了如此的刻板印象在于5000元這個標簽長期被主流的稱謂浸染,但在這個性能為王的時代里,5000元已然成為中庸型產品和游戲型產品的分水嶺,在這個價位你買到的基本上都是搭配低電壓處理器+中端獨顯,日常應用無憂但在大型3D游戲上還是表現力不從心的產品,而只有在大型的促銷節點,各大廠商出于價格戰的考慮才會將游戲型產品的價位下調到5000元左右。

如果最多只能拿出5000元 倒不如把預算降低買個性能比較平均的娛樂本 回頭淘個二手固態硬盤
其實如果你最多只有5000元預算,無法再多,那倒不如把調低預算,因為在4000——5000元這個價位段里,產品配置上的差異基本都是落在機械硬盤和固態硬盤上,所以說花盡可能少的錢買機械硬盤的版本,用一段時間根據需求在咸魚或者相關論壇收一塊二手SSD顯然要更劃算。
但如果從性能的角度去衡量選購需求,以如今的市場大環境來看,5+1才是主流,也就是說你要有6000元預算才能買到一款稱心如意的游戲本產品。有何證據呢?我們就拿惠普旗下的Pavilion 14和暗影精靈II Pro做個比對,前者的價格為4999元,后者的價格為5999元,具體配置分別為i5-7200U處理器、8GB內存、1TB硬盤和940MX獨立顯卡;i5-7300HQ四核處理器、8GB內存、128GSSD+1T雙硬盤和GTX1050獨立顯卡,兩者在性能上的差距一目了然。
所以說但凡你打算花5000元買個本,盡量還是將預算再提1000元,雖然現在多花了點銀子,但其服役期肯定更長啊,這間接不也為您省了銀子嗎!
5游戲本也聊長續航
在筆者看來游戲本談續航就是一件耍流氓的行為。
游戲本雖然歸屬于移動PC的范疇,但說實話游戲本基本都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大家閨秀,而你在固定場景下,旁邊就是插線板的情況下要求它的續航時間有何意義呢?當然,這可能是源于游戲本性能強體積大,所以很多人理所當然的認為游戲本續航與輕薄本應該是不相上下。

游戲本談續航就是一件耍流氓的行為(圖片來源:Taopic)
但實際上游戲本的應用特點配合如今的電池技術也無法做到太長的續航時間,原因很簡單,耗能太高了。這就好比大型SUV雖然油箱大,但體積龐大帶來的自然是能耗消耗也快,所以說游戲本的續航時間顯然不會讓你滿意。

圖片來源:slashgear)游戲筆記本基本都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大家閨秀”苛刻續航無意義(圖片來源:slashgear)
就算是輕薄本、商務本的續航時間其實也無法令你滿意,十幾小時續航數據基本已經是如今廠商宣傳一臺筆記本電腦的時間極限了,但這個數據客觀來說也不算真實,因為實際上這是在屏幕亮度最低、節能模式下,關閉WIFI藍牙這樣最低條件下所獲得的,目的自然是為了通過漂亮的數據吸引消費者的眼球,然而你在這樣的測試條件下根本什么也干不了。
6別人的感受與多多益善
客觀來說,如今的評測文章大都會以鍵程長短來評判一款筆記本的好壞,比如宣稱“鍵盤從頭至尾重新構想”的新Macbook,在一些人的實測后認為就像是在觸控屏上打字一樣,讓操控體驗大打折扣。然而在筆者看來,鍵程長短與好壞無關,這只與你的應用習慣有關,畢竟我們不是早已適應了沒有了實體鍵盤的智能手機了嗎!所以買本前一定要親自上手試試手感,看看與自己的習慣是否相符。
比如戴爾XPS 13這款產品,為了達到纖薄化設計,必定會在鍵程上進行一些調整,所以不同用戶在使用時的感受就有所不同,但這并不能單純的下定論到底是好還是壞,只能說更適合誰的使用習慣。

買本別只看評論 對于體驗這件事別人說好未必你就覺得好
作為一個消費者,每個人都希望花最少的錢買到最多的商品,所以你一定希望買到的本本除了性價比高,還應該要有足夠多的接口,但有些時候你會被豐富的接口搞的很鬧心。而你鬧心的原因就在于鄰的兩個接口無法同時使用。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因為,這些接口插入的設備尺寸一般來說都會比接口本身所占空間要大,這就容易導致接口同時使用相互之間占位置的情況發生。

接口多少不重要 合理布局才重要
因此為了檢驗你所中意機型接口布局的合理性,可以攜帶兩個USB盤和一根HDMI線,插在機器上看看同時配合是否會出現擁擠的情況,您說這樣的問題能在宣傳圖片中看到嗎?
- 上一篇: 蘋果MAC筆記本如何查詢Wi-Fi的IP地址
- 下一篇: 筆記本win8系統關閉鼠標單擊鎖定技巧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