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組裝機貓膩多
作者:佚名 來源:本站 時間:2018-05-10 點擊:184次
憑借價格優勢和靈活的配置選擇,電腦組裝機贏得不少消費者的青睞,但一些商家利用消費者缺乏,以次充好,以假亂真,令消費者防不勝防。今年春節以來,廈門市工商部門已連續接到多起相關消費投訴。每年三四月份是電腦銷售旺季,近日,廈門市工商局發布消費警示,提醒消費者在購機的過程中擦亮眼睛,避開最常見的幾大消費陷阱。
配置清單含糊不清
【案例】1月21日,消費者李小姐在廈門某電腦超市購買了一臺售價1220元的組裝計算機。3月4日,她在使用中出現光盤卡死、死機及計算機自動重啟的現象,需將電源拔下后才能正常運行。將計算機拆機后,李小姐驚訝地發現,自己購買的硬盤標示日期為2009年12月25日,與購買日期不符;且商家的配置清單列得十分含糊,仔細看才發現單據上竟未注明主板品牌。
專家提醒:
通常商家對組裝機主要配件的報價非常低,以此來吸引消費者的眼球。有的消費者也擔心商家做手腳,會要求商家開列一份電腦散件較詳細的清單。但商家往往是能不寫品牌就不寫品牌,能模糊型號就模糊型號,能省略規格就省略規格。這樣一來,商家在組裝電腦時以次充好的空間就大了。
裝機時偷梁換柱
【案例】市民黃小姐于2009年9月15日在廈門某科技電腦服務部購買了一臺組裝臺式計算機,售價4220元。今年3月25日,她發現計算機顯卡標簽上注明顯存為512兆,而實際測試僅為256兆;3月26日,她又發現收據上注明電源為400W,而電源標簽上只標明為220W。與商家交涉無效后,黃小姐向有關部門投訴,要求該商家按照標簽、收據上的配置為其更換顯卡和電源。
專家提醒:
有些商家在裝機過程中沒有按照約定的配置清單的品牌、型號、規格裝配電腦,以次充好賺取差價。有些經銷商甚至會將回收的舊配件經過改頭換面后,當成新配件蒙蔽消費者。
隨機軟件盜版多
【案例】3月16日,消費者張先生在廈門某家電賣場購買了一個瑞星殺毒軟件,拿回家安裝后才發現,該軟件已被他人注冊過。他向商家反映,商家給更換了一個軟件,但3月21日再次使用時,張先生卻發現更換后的軟件也是被他人注冊過的,并且安裝過后導致其電腦系統無法使用。
專家提醒:
不少用戶在購買兼容機的時候,銷售商為了吸引消費者購買商品,通常會提供免費安裝相應軟件的服務。其中,經銷商除了提供隨機軟件外,還會為消費者安裝一些盜版軟件。用戶在使用過程中一旦出現問題,根本無法得到正版軟件的技術支持和服務。
承諾保修到時變臉
【案例】市民陳女士于2007年10月14日向廈門某科技有限公司購買了一臺組裝電腦,其中內存條承諾保修期為3年。今年3月12日,陳女士發現內存條燒毀,3月14日,她將內存條送檢,被告知是“潮濕天氣導致,不予保修”。由于手中只有收據沒有正規發票,陳女士只得求助有關部門,要求商家給予免費更換內存條。
專家提醒:
一些經銷商信誓旦旦地說,只要憑收據就可到網點進行退貨或者更換,也就是說可享受到與正品一樣的服務。但是,一旦產品出現問題要求更換或者退貨時,這時經銷商則會死不認賬。
小貼士
專家提醒消費者,購買計算機,應當心三大誤區。
誤區一:重品牌不重配置。有些品牌計算機在宣傳時,往往隱瞞一些參數不高的配置。因此,消費者在關注計算機品牌的同時更要關注對性能有影響的配置。
誤區二:忽視售后服務承諾。不少經營者為了吸引顧客,提出了超出國家“三包”規定的服務承諾,對不同的部件采用了不同的包換期限,而往往那些包換期限長的部件一般不容易損壞。因此消費者在購買計算機之前應仔細閱讀經營者的售后服務承諾。
誤區三:輕視標志。購買組裝機時,經營者通常會提供配置清單。比較規范的配置清單應包括部件品牌、型號和主要參數,這份配置清單不僅是經營者對其所售商品的一個承諾,而且也是日后判定配置與實物是否相符的一個重要依據。
- 上一篇: 跟我學怎樣看主板質量
- 下一篇: 路由基礎知識 路由器性能指標詳細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