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愛奇藝的上市坎途:龔宇的冒險與逆襲 在很多人看來,上一代視頻行業大佬中,龔宇或許是最沒性格的一位。 這位被前員工屢屢貼上“老好人”標簽的理工男,并沒有太多引人入勝的故事。直到2010年,龔宇依舊如一眾模板雷同的行業精英那般,無法在看客腦中留下太多顯著的刻痕。 2010年,是視頻行業鏖戰最盛之時。 那一年,王微忙著籌備土豆赴美IPO,只是半路殺出的離婚案,讓這樁IPO充滿坎坷;古永鏘則得躊躇滿志,成功敲鐘的優酷將他推向高光時刻,幾乎沒有人懷疑,他能笑到最后。 而龔宇,正是在那一年,成為百度剛剛成立的視頻網站“奇藝”的掌舵者。 八年后,龔宇終于也站在了當年古永鏘王微們得償所愿的地方。這是屢次沖擊資本市場的龔宇的夢寐之地。站在狂喜的李彥宏身側,今天的主人、龔宇博士克制的微笑著;讓人恍然,這約略是百度自己上市的現場。 當然,我們沒有理由去懷疑龔宇的興奮-----八歲的愛奇藝完成成人禮,沒有太多故事的龔宇,終于用理性與邏輯實現了自證。 只是,如今的龔宇還是會忐忑不已-----畢竟,和八年前一樣,這個行業遙遙無期的盈利期和慘烈競爭,仍然是困擾每一個玩家的泥淖所在。 這是龔宇面對的新途。 上發條的人 時至今日,仍有一些老員工記得老板龔宇的辦公室傳說:每天早上8點必到公司樓下、每天半夜1點會收到他的郵件,每日幾乎不會出現太多偏差。 一位曾與龔宇在焦點網共事過的人士向騰訊《深網》表示,龔宇就如同一個不會出bug的程序,可以長久的運轉下去。這也導致其掌舵的公司,有著機械般的氣質。 而龔宇,就是那個給機械上發條的人。 從2010年進入視頻行業,高度崇尚理性的龔宇就一直在尋求一種機制,試圖讓公司能夠合理地高速運轉下去。對移動端的豪賭,是這一時期龔宇給公司上的第一次發條。 當時,龔宇直接放棄了當時仍然是主流的塞班系統,把目光放在安卓和iOS系統上。由于正值2010年底,安卓和iOS的普及度遠遠落后于塞班,做出這樣的選擇,在當時很多人眼中幾乎是瘋狂。 在接受《人物》雜志專訪時,龔宇坦言,“你說我那時候都十幾年沒編過軟件了,你讓我說出1234,說出特別強的道理,我真說不出來。但是看著就不行,這趨勢就不行,看一些報道,玩玩那個手機產品,操作系統感覺就不行,基本靠直覺�!� 貫徹著這一判斷,愛奇藝短時間內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資金在在安卓和iOS端App研發上,網站上線僅5個月就推出了iPad版應用。 在移動端的先發優勢,讓新生的愛奇藝打響了第一炮。 接下來,對于技術的高度強調,終于讓熟悉龔宇的人開始意識到他自有的那一套邏輯體系。 在愛奇藝內部,龔宇反復強調,要保證公司內部一半的員工都是技術人員,若該比例減少,其他非技術崗位也暫停招聘。他希望技術可以驅動這家公司不斷進步,并將人們解放出來,去做一些更有創造意義的事。 馬東曾說,學自動化出身的人,他看的是系統運營的整體性,他會不停地去尋找系統當中的瓶頸,他覺得目前這個是瓶頸,他就集中力量去解決這個問題,他追求的是系統運營的整體效率。 工程師出身的龔宇,無疑,在通過這種方式,不斷讓愛奇藝這個龐大的機械保持運轉效率。 方向與機制 但建立這一套執行機制還遠遠不夠。 用龔宇自己的話來說,一家公司的CEO是一家公司的上限。作為這套機械中最為上位的元件,龔宇必須做出更具前瞻性的抉擇,才能讓這套機械不至于在低維層面反復做無意義的運作。 這位不太關注輿論、更關注數據的掌舵者,需要不斷在當時繁雜的競爭環境中較為超前地發現新的驅動方向。 龔宇選擇了大價錢購買爆款版權內容。在2012年之前,愛奇藝的版權采購策略相當保守,一位行業人士向騰訊《深網》回憶,愛奇藝此前的原則是你有我也有,幾乎只買便宜的通用版權,沒有什么獨播內容。 但從2012年后,驟然大變。到2013年,愛奇藝甚至直接拿出2億,拿下湖南衛視旗下快樂大本營、天天向上等五部綜藝獨家版權,而在一年前,這一版權僅需600萬,家家視頻網站均可拿到。 這一戰,打響了行業“獨家”大戰的第一槍;也正是從這一戰起,愛奇藝正式開啟了日后為人熟知的“獨家”采購戰略。 同一年,愛奇藝收購PPS,在視頻行業掀起新的資本大戰。某種意義上而言,龔宇在行業發展關鍵節點,也體現出來自己敢賭的膽大一面。 當大方向業已確立,龔宇在內部又攛掇起“新機制”,試圖讓高度燒錢的視頻采購,在盡可能降低風險的情況下,做到物有所值。 龔宇曾對此解釋稱,通過技術產品人員,愛奇藝嘗試建立一個好的機制,即把人的一些判斷進行格式化、規律化,并依靠這個數學模型建立軟件模型。這一機制的不斷演進,讓愛奇藝對一部大劇的流量預期成功率,從一開始的50%,到2015年前后時,已經迅速躥升至85%以上。 更為重要的是,這一成果,在之后發展起來的會員業務中直接得以受惠。 事實上,早在2011年,愛奇藝就已經推出會員付費業務,但受限于當時羸弱的的整體付費環境,接下來的兩三年中,會員業務并無明顯起色。不過,隨著爆款獨家版權采購業務和市場環境的不斷成熟,這一業務終于迎來爆發。 這時,開始邁入高速成長期的會員業務,終于讓愛奇藝有信心去尋求解決視頻行業持續虧損的新途徑。 根據愛奇藝發布的招股書,2015年、2016年、2017年會員總數(截至當年12月31日)分別為1070萬、3020萬、5080萬。會員營收在總營收中的占比,也從2015年的18.7%,上升至2017年的37.6%,與之對應的是,視頻網站以往最為依賴的廣告營收占比,已從2015年的63.93%,大幅下降至2017年的46.95%。 更為健康的營收結構,是愛奇藝上市的重要保障。 上市并非終點 然而,即便成功上市,虧損依舊是揮之不去的陰影。 根據此前發布的招股書顯示,愛奇藝2017年總營收為173.78億人民幣(26.710億美元),同比增長54.6%,但在2015到2017年間,凈虧損分別為25.75億元,30.74億元,37.36億元,雖然相對增速更為迅速的營收而言,虧損增幅不大,但仍在不斷擴大確是事實。 龔宇承認,愛奇藝短期內不會盈利,“視頻網站需要持續的內容投入,不追求短期的回報和利潤,這更符合股東的利益”。 但這一說法能否最終得到華爾街認可,依舊充滿懸念。 事實上,在上市首日,愛奇藝收盤價僅為15.55美元,較18美元的發行價下跌13.61%。盤中,愛奇藝一度下探至15.44美元,跌幅達14.22%。 擺在龔宇面前的艱巨任務,是進一步證明愛奇藝的盈利能力。在連線采訪中,龔宇表示,愛奇藝將會在廣告方面尋找新的機會,其中主要是信息流廣告。目前,愛奇藝不僅在開發新的信息流產品,也花費了很多力氣在一款名為“愛奇藝泡泡”的社交產品上。這是一款基于信息流、讓粉絲關注明星的產品。 龔宇說,愛奇藝泡泡在淡季有4500萬DAU,旺季超過6000萬。龔宇寄望通過這個社交產品帶來更多的信息流廣告收入。 而在會員業務上,愛奇藝6010萬的付費會員規模,已經超過Netflix在美國本土市場5475萬的用戶規模。 不過,這其中的擔憂在于,愛奇藝近三年來付費會員的ARPU值分別為人民幣93.18元、124.57元、128.66元-------其后兩年ARPU值幾乎沒有發生增長。 與此同時,以年度計算,2017年的付費會員增速已經從2016年的182.22%下滑至68.21%。雖然短期內會員數增加的趨勢不會轉變,但一旦進入平穩發展期,如果ARPU值的提升還是不明顯,將會直接影響將來愛奇藝的營收。 但反過來,這也意味著,深入挖掘用戶的付費習慣進一步提升ARPU值,將是愛奇藝下一個重要增長點。 無論如何,作為一家成功到達納斯達克完成成人禮的企業,龔宇帶領的愛奇藝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功。當視頻市場進入寡頭時代,行業格局已發生巨變,后來者龔宇,如愿以償的在市場、在資本均占據重要的一席之地--------愛奇藝值得被慶賀。 只不過,面對如今實力強勁的對手騰訊視頻和優酷,留給龔宇的余裕并不會太多。 敲鐘前,龔宇感慨道,自己一直希望愛奇藝成為一家百年企業。愿景很美好,但能否實現? 來源 騰訊科技
| 推薦資訊 總人氣榜最新教程 本月人氣
| |
相關文章相關軟件騰訊視頻最新官方版騰訊視頻官方版 | 45.34MB 愛奇藝視頻官方正式版愛奇藝視頻官方正式版 | 35.10MB 暴風影音最新版下載暴風影音最新版下載 | 50.3MB 酷狗音樂2018最新版下載酷狗音樂2018下載 | 37MB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