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不清零消耗快是如何回事 9天用完一個月的量
發表時間:2024-02-29 來源:明輝站整理相關軟件相關文章人氣:
[摘要]據了解,通信計量是公眾最關注的民生計量問題之一,也是消費糾紛中反映較為突出的問題。業內人士表示,無論是不是運營商使用技術手段修改流量數據,或是消費者安裝的軟件“偷流量”,運營商都應該站出來自證清白。如果近期電信計量確實有問題,消費者有權索賠。網友:9天用完了...
據了解,通信計量是公眾最關注的民生計量問題之一,也是消費糾紛中反映較為突出的問題。
業內人士表示,無論是不是運營商使用技術手段修改流量數據,或是消費者安裝的軟件“偷流量”,運營商都應該站出來自證清白。如果近期電信計量確實有問題,消費者有權索賠。

網友:9天用完了平時30天的量
在新浪微博搜索“流量不清零”關鍵字發現,有不少消費者吐槽10月以來流量用的速度過快,以前月底還有流量,現在到月中流量已經用完。
選取了幾位比較有代表性的三大運營商的用戶。微博名為“CV小天叔”的中國電信用戶,吐槽“360手機衛士測出來的和電信官網給出來的數據出入很大”,對電信流量數據使用產生質疑;微博名為“二愣子叔叔”的中國聯通用戶,抱怨“9天用完了平時30天的量”;微博名為“穩穩_”和“客家_無限永生”的中國移動用戶,則分稱“亂扣流量,房子都要賠給移動公司了”和“流量被10086軟件偷了500多M,扣了50多元錢”。
聯系到了 “CV小天叔”,他是來自廣州的謝先生。謝先生反映,稱他的手機有時候1秒用掉二三百兆流量。當他向廣州電信投訴時,客服人員告訴他可以返還部分錢,但責任應歸咎于謝先生的手機本身。謝先生還稱,他身邊使用電信的朋友,5位中有4位反映流量使用過快。于是,謝先生懷疑是電信運營商偷了流量。
也聯系到了“二愣子叔叔”,他是來自浙江的李先生。李先生說,不管在家還是上班基本都是連Wifi的,但9天就差不多把平時1月的流量用完了,他很懷疑是運營商在偷流量。他還聲稱,此事發朋友圈后引起許多朋友共鳴,普遍顯示流量使用速度比平時提高許多。
對于流量使用狀況,也致電10086,移動客服稱“流量使用是客戶隱私,無法查詢具體使用狀況,只能查詢剩余流量如何,建議安裝相關軟件監測”。
另據報道,一位消費者原本每個月套餐內700MB的流量都用不完,但是,在中國移動宣布自10月1日起套餐內剩余流量當月不清零之后,他在10月2日居然“使用”了近550MB的流量。當他致電中國移動表示質疑之后,客服人員爽快地主動提出“贈送500MB流量”,并且在電話掛了之后就馬上到賬。
業內:運營商有責任自證清白
在三大運營商宣布手機套餐流量不清零之后,有用戶發現自己的流量消耗速度過快,質疑是運營商故意為之。對此,中國互聯網協會研究中心秘書長、北京市潮陽事務所律師胡鋼表示:“這其實涉及電信服務的流量計費問題。一般情況下,電信計量有工信部相關部門負責檢定,確保不會出現大的誤差。但有時候出現一些誤差也難以避免。如果近期流量使用過快是普遍現象,那就可能涉及到流量計費系統有誤差,相關部門就有責任對電信計費進行檢定,公開相關數據,消費者也有權進行投訴和索賠。”
胡鋼律師還表示:“‘提速降費’是被認為一項讓利于民的措施,但如果消費者的電信資費負擔卻因流量計費過快而提高,這顯然是不合適的。”
財經評論員林耘也對媒體表示:“在跟運營商打交道的過程中,消費者往往非常弱勢,而且運營商設計的產品又很復雜,用戶很難精確判斷出自己使用服務的情況。這時候運營商站出來是很重要的。”他認為,無論是不是運營商使用技術手段修改流量數據,或是消費者安裝的軟件“偷流量”,運營商都應該站出來自證清白。
北京郵電大學信息經濟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曾劍秋表示:“類似問題是個新問題,還沒有收到有這方面的反映,接下來會認真研究。”
“這更多涉及的是電信技術問題,與法律問題關系并不大。當然從一些消費者的反映情況來看,也不能完全排除一些地方的流量計費存在問題。”中國政法大學經濟法研究所所長劉繼峰教授說。
160wifi解決三大運營商"流量不清零"后還不夠用問題
三大運營商10月起執行單月流量不清零業務
學習教程快速掌握從入門到精通的電腦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