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通是利好還是利空 深港通是什么意思
發表時間:2024-02-25 來源:明輝站整理相關軟件相關文章人氣:
[摘要]深港通是利好還是利空?2014年4月10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博鰲亞洲論壇開幕大會上宣布將建立“滬港通”,翌日我專訪了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他說,打通香港與上海兩個資金池能提高兩個市場的融資能力,達到“1+1>2&...
深港通是利好還是利空?
2014年4月10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博鰲亞洲論壇開幕大會上宣布將建立“滬港通”,翌日我專訪了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他說,打通香港與上海兩個資金池能提高兩個市場的融資能力,達到“1+1>2”的成效。滬港通在當年11月開通后,上證綜指從2700點漲到3400多點。

兩年后的8月16日,國務院宣布“深港通實施方案”獲批,最快年底通車。不過“深港通”獲批后首個交易日,香港恒生指數收盤跌了0.48%,上證綜指收跌0.02%,深證成指也只漲了0.07%,市場表現不盡如人意,各投行卻紛紛稱是預期之內。
深港通開通在即,這到底是利好還是利空?最大的贏家又將是誰?
深港通VS滬港通
滬港通在不改變現有法律和投資者交易慣例的前提下,實現了兩個不同市場投資者直接跨境參與對方市場的交易,打破國際先例。而升級版的深港通啟動后,則將形成上海、深圳、香港股市一體化的龐大市場,為內地A股走出去更趨國際化翻開新的一頁。
深港通通車后,內地與香港間的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將包括“滬港通”之下的“滬股通”、“港股通”,以及“深港通”之下的“深股通”及“港股通”,將覆蓋A股約70%市值、港股市值約80%。
額度方面,深港通將不再設有總額度限制,每天額度將與滬港通現行標準一致,而滬港通5500億元人民幣的總額度也將一并取消。股票數目方面,深港通開通后,內地投資者可以投資的港股數目將從現時滬港通的318只港股,大幅增加到417只。而港人可投資的深股則有880只,包括410只中小企業版及200只創業板。
上交所及深交所也為企業融資擔當了不同的角色,前者更著重于處理大型企業的上市融資服務,后者作為新興行業集中地,則更重于扶持中小型、知識性及成長性企業。相比起滬港通可投資的股票主要集中在重磅藍籌股及市值較大的股份,深港通除了同樣涵蓋兩地的大價股,還納入了中小型股份及部份深圳創業板股份,包括以科技為主導的公司,股市對外開放的程度大幅增加,也符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十三五規劃中提到要推動向新興產業經濟轉型的大方向。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形容,滬港通為深港通的出臺打下了基礎,也提供了一些思路,如何能做得更好、更有效,讓市場在自愿配置中起到更大的作用。
短期VS長遠影響
從短期來講,“深港通效應”肯定比“滬港通效應”來得小。
要知道,滬港通是從無到有的突破,而深港通只是滬港通的優化升級版,再加上深港通今年數度傳出開通,包括3月兩會前及7月1日等紛紛都被熱炒,市場早已有了充足的心理準備。
如果進一步分析滬港通和深港通推出前后的背景細節,可見滬港通推出前后,正值部份A股藍籌股股價低于H股價格之時,而作為占比重大、最具投資價值的目標,藍籌股的炒作當年帶動了指數上揚,引發牛市行情。反之,現時深交所上市股票的本益比并不低,很難引發市場對深港通概念股持續性的炒作,更難以引發大幅上漲的行情。
再者,香港與內地股市機制差異、人民幣貶值、環球經濟不穩定影響外來投資者投資情緒等等的因素,短期內都有可能影響深港通的成效。
不過,從宏觀及長遠而言,滬港通及深港通的實踐,不僅僅能為香港帶來長期投資資金,改善香港股市估值偏低的情況,更有助于人民幣進一步走上國際化,實現中國股市與全球其他股市兼容對接,更是推動A股未來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重要工具,對內地和香港兩地市場都利多弊少。
有專家形容:“如果港股直通車是試水溫的工具,QDII和QFII是實驗產品,那么滬港通和深港通就是改革的真正實踐體。”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被問到深港通獲批推出后市場反應不理想時就反問道:“為什么大家會認為不理想?用‘洪荒之力’盼來的好東西,總要先喘口氣休息一下才再下一城,不著急,慢慢來,這是一個長征!”
在股市融合的過程中,資金進出、股價波動乃正常反應,要論深港通的成效和影響之前,不妨先放遠目光,“喘口氣,不著急,慢慢來”。
學習教程快速掌握從入門到精通的電腦知識